建筑工程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请输入搜索信息:
 网站首页 | 学院介绍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研究生教育 | 党政工作 | 学生工作 | 工会 | 科学研究 | 院史资料 | 为您服务 | 自治区教学示范中心 
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师资队伍>>硕导介绍>>正文
刘中宪
2025-09-28 11:35  



  姓名:刘中宪


  职称:教授


  职务: 无


  导师类型: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刘中宪,天津城建大学教授,天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新疆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青年人才,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天津市13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主要从事地震工程方面研究。兼任教育部吹填造陆与软土工程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天津市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主持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


研究方向:

[1] 工程波动(复杂介质中地震波、爆炸波等传播、放大机制与减振控制)

[2] 工程结构多灾害智能防护(抗震、抗爆、抗冲击,人工智能在土木工程交叉应用

[3] 高性能数值方法(高效边界元法、无网格方法、谱单元法及耦合方法等)


主讲课程:



联系电话:022-23085032


邮箱:zhongxian1212@163.com


近五年学术成果

近五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发表期刊论文100余篇。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S H-指数31;获批国家专利及软著40余项。


一、高水平论文

[1] Liu Z X, Huang Z E, He W G, et al. Three-dimensional broadband simulation of near-fault seismic ground motion considering complete source-path-site effect: Modeled by fast multipole indirect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Computers & Structures, 2024, 297: 107319.

[2] Liu Z X, Liu J Q, He W G, et al.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 and damage evolution of a mountain tunnel: Multi-scale simulation by IBEM-FEM coupled method.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2024, 159: 364-377.

[3] Meng S B, Li W X, Liu Z X*, et al. Rapid resilience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mountain tunnels subjected to near-fault seismic ground motion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4, 182: 108746.

[4] Zhang Z J, Liu Z X*, Zhang H, et al.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based prediction model of natural gas explosion loads in a utility tunnel.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3, 140: 105272. (SCI)

[5] Liu Z X, Ai T C, Huang L, et al.The scattering of seismic waves from saturated river valley with water layer: Modelled by indirect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2023, 149: 282-297.

[6] Liu Z X, Li W X, Jin L G, et al. Efficient simulation of stochastic seismic response of long-span bridges in river valleys using hybrid BEM-FEM.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3, 165: 107690.

[7] Liu Z X, Sun J, Meng S B, et al. 3D coupled FEM-IBIEM for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 of a sedimentary basin using equivalent-linearized soil model. Computers & Geosciences, 2022, 167: 105199.

[8] Liu Z X, Sun J, Cheng A H D, Liang J W. The IBIEM solution to the scattering of P1 waves by an arbitrary shaped cavity embedded in a fluid-saturated double-porosity half-space.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22, 231(3): 1938-1958.

[9] Liu Z X, Qiao Y F, Cheng X L, et al.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 and amplification effect of 3D sedimentary basin based on bounding surface constitutive model.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2, 158: 107292.

[10] Liu Z X, Wang Z K, Cheng A H D, et al. The method of fundamental solutions for the elastic wave scattering in a double-porosity dual-permeability medium.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2021, 97: 721-740.


二、专利

[1] 一种城市综合管廊抗震耗能支座(ZL202010661961.2),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时间:2020年7月10日,授权时间:2021年6月1日,第一完成人,1/4

[2] 地下空间建筑顶板伸缩缝复合构造(ZL202110163847.1),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时间:2021年2月5日,授权时间:2022年7月8日,第一完成人,1/7


三、参编标准

[1]《民用建筑防爆设计标准》T/CECS 736-2020,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2019年12月1日实施,天津城建大学为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

[2]《场地振动影响评估标准》T/CECS 1342-202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2023年10月1日实施,天津城建大学为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


四、学术专著

[1] 基于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的弹性波传播与散射模拟,科学出版社,2019,1/2

[2] 复杂场地地震波动宽频模拟快速多极间接边界元法,科学出版社,2023,1/2


近五年主持项目

近五年主持在研/完成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7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企业委托横向课题10余项。


一、国家、厅局级项目

[1] 近断层城市区域盆山耦合场地三维地震动场宽频高效模拟方法与应用(522785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起止时间:20231-202612,1/5

[2] 复杂非基岩场地地震波场宽频模拟及核岛结构群抗震安全评估研究(U21392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课题),起止时间:20221-202512,3/8(课题负责人)

[3] 基于快速多极边界元法三维饱和复杂场地地震波传播与散射宽频模拟(518784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起止时间:20191月-202212,1/5

[4] 断层复杂场地三维地震动高性能模拟方法及应用(19JCJQJ62900),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起止时间:201910-20239,1/1

[5] 天津市人社局“项目+团队”重点培养专项,天津市“高性能工程材料与基础设施安全防灾”项目加团队,起止时间:202012-202312,在研,主持

[6] 穿越沉积河谷地铁隧道三维地震响应多尺度模拟与耐震措施研究(18JCZDJC39200),天津市科委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起止时间:20184-2021年3月,1/12


二、主持横向课题

[1] 天津港南疆港区国能(天津)港务二期工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服务起止时间:2024年8月-2024年12,1/6

[2] 天津南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起止时间:2023年10月-2024年12,1/6

[3] 重庆市璧铜线云雾山隧道复杂地质段围岩物理力学特性分析起止时间:2023年11月-2024年10月,1/7


三、主持教研教改项目

[1] 地下结构抗震虚拟仿真试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项目,批准时间:2023年5月,1/15


近五年获奖情况

[1] 2021年2月,入选教育部青年人才

[2] 2022年5月,获天津青年五四奖章


近五年指导学生情况

近五年培养研究生50名,获2人获天津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人荣获国家奖学金,2人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学生,获得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竞赛国家级铜奖1项、省部级奖励4项。


国内外学术兼职

[1]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期刊编委、客座主编

[2]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青年编委

[3] 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4] 天津市地震学会,副理事长

[5] 天津市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6] 教育部吹填造陆与软土工程技术工程中心主任

[7] 天津市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


关闭窗口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华瑞街777号新疆大学博达校区北区建筑工程学院

邮编:830047     电话:0991-8592256

版权所有@ Xinjiang University ICP备号05003919